盐城党建微信公众号 先锋盐城抖音号
草棚里的华中党校 2021-06-03 18:38     来源:登瀛观察    作者:    浏览:2863次

▲华中党校部分教材

党校事业是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,党校是我们党教育培训党员领导干部的主渠道。“1941年5月,为了培养盐阜地区和华中抗日根据地党员干部,中共中央华中局书记刘少奇在盐城建立了华中党校,并亲自担任校长。”5月30日,盐城新四军纪念馆副研究员陈宗彪在华中党校旧址,介绍了华中党校的历史。

正确判断敌我形势 创办起华中党校


华中局党校创办时,正是中国抗日战争最困苦的时期,也是新四军经历了“皖南事变”劫难后不久,正处于再生、开创的艰难阶段。此时,日军叫嚣着要“完成皖南事变未竟之功”,以新成立的新四军军部所在地盐城为主要进攻目标,在苏中发起了大规模的“扫荡”,妄图毁灭新四军的指挥中心。

与此同时,蒋介石军队继续进攻华中,欲加紧对新四军的“清剿”。当时的态势,正如新四军参谋长赖传珠所述:“皖南事变,军部及皖南部队大部被歼,重庆当局又命令三十万大军继续向本军各部作全面进攻,同时日寇又不断向本军地区扫荡作反共配合,这就造成了皖南事变以来本军空前的危难。”

再从我军内部看,新四军新军部成立之后,急需加强自身建设,其中思想建设显得尤为重要。

这样的情形,让做好统一战线工作、加强军队建设、领导群众运动等问题都十分紧迫地摆在了华中局和新四军的面前。

▲刘少奇同志在华中党校上课(资料图)


怎样才能解决这一系列问题呢?刘少奇认为,加强党的建设、提高党员的素质、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,是完成党的各项工作的首要条件。1941年,在华中局的内部刊物《真理》创刊号上,刘少奇就写道:“在中国没有一个好的大的共产党,没有共产党中央的正确的领导与全体党员的正确努力,要战胜日本帝国主义是不可能的,要建设新的民主共和国是不可能的。”正是出于对当时形势和任务的正确评价,出于对党员教育和学习重要性的充分认识,刘少奇及时组织力量,创办起华中党校。

“我们今天所在的位置,在20世纪的三四十年代期间叫万寿宫,这个地方有一段特殊的红色记忆。”5月30日,站在沿河路与盐马路交会处、蟒蛇河河南的街角游园内,陈宗彪对记者说,“华中党校就是在万寿宫里面建立起来的。”

1941年4月,华中党校在盐城正式开学,刘少奇出任校长。党校设两个队,第一队的学员为团、县以上干部,第二队的学员主要是青年知识分子。华中局党校对学员实行军事化管理,按军队组织编制,军事训练与文化教育并重。刘少奇明确指示,党校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学校,要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教育干部。根据这个办学方针,党校设置的主要课程有哲学、政治经济学、中共党史。

华中党校先后举办了4期培训班,培训地方县区干部、部队团营干部1000多人,青年知识分子200多人,大大加强了华中干部队伍建设,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。

割芦苇、整荒地 草棚党校就此诞生

陈宗彪说:“华中党校在万寿宫坚持了不到两个月,到了7月份,日军对盐城进行了大规模的‘扫荡’,为了使党校能够适应战争环境办学,党校也要军事化。华中党校主动转移,撤出盐城,跳出日军的包围圈。”

华中局党校迁到阜宁县西南的偏僻水乡汪朱集后,遇到一个棘手的难题——这里穷乡僻壤,汪朱集虽称为“集”,实际上没有什么店铺,只有逢集市时才有摆地摊的做点买卖,华中党校一时间在汪朱集竟找不到满意的大教室。

刘少奇知道后,坚定地表示:“党校一定要办,没有屋基向荒地要,没有砖瓦找芦苇。”他亲自带领大家割芦苇、整荒地,在刘少奇的鼓励下,党校学员因陋就简,自己动手,在汪朱集盖起了一间能容纳六七百人的大草棚作为课堂,一所草棚党校就此诞生。10月,在这间简陋的教室里,第二期培训班开学,这期学员仍是军队团以上干部和地方县以上干部,共200多人。

华中党校的课堂,不仅党校学员听,华中局机关和新四军的干部也都去听。刘少奇授课时,新搭成的大草棚里坐满了学员,各地来的负责同志只能坐在草棚外边场子上,场子上也坐得满满的。

▲中共中央华中局党校旧址

在刘少奇的亲自过问和直接指导下,华中党校坚持教学质量的高标准,取得了可喜的教学效果,为我们党教育和培养了一大批优秀党员和干部。党校虽办了仅四期,但正式学员就有1200多人,一、二期有近600人,如果再加上不定期来党校听报告的人,整个办学期间培养的人员就更多了。经过党校的学习,绝大多数学员都获得了哲学、党史、党建等方面比较系统的知识,这在当时那种动荡不定的战争环境中,在“天当房、地当床,野菜树皮当主粮”甚至缺纸少笔的极端困苦条件下,是十分不容易的。

除了刘少奇经常亲自授课,华中局党校还有一支马列主义理论水平和业务水平较高、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队伍,如历史学家吕振羽、经济学家孙冶方等。除了这些业务精深的固定教员,华中局领导刘少奇、饶漱石、曾山和彭康、钱俊瑞、冯定、薛暮桥等人,也经常到党校讲授抗战形势、军事斗争、政权建设、文化建设等课程,成为党校的兼职教员。

后来,刘少奇接中央指示返回延安,党校改由饶漱石兼任校长。在艰苦的抗战环境下,华中党校虽几经周折,几度迁址,仍克服困难,坚持办学,直至1944年,根据形势的变化,华中党校才宣告结束,完成历史使命。

理论联系实际 领导亲自上讲堂

为了保证党校的办学质量,刘少奇为党校的教学耗费了大量心血和精力。

1941年7月2日至3日,刘少奇在华中局党校连续作了两天演讲,全面总结党内斗争的历史经验,阐述进行党内斗争的正确原则和方法。刘少奇的演讲既批判了对前途失去信心的右倾观点,又批判了“不要统一战线,要以先下手为强”的左倾错误思想。这篇演讲稿传到延安后,在《解放日报》全文发表。毛泽东亲自写了编者按,指出:“这是刘少奇同志于1941年7月2日在中共中央华中局党校的演讲,理论地又实际地解决了关于党内斗争这个重大问题,为每个同志所必读。现当整风学习开展与深入的时期,特为发表,望全党同志注意研读。”

为了保证教学质量,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,刘少奇着重从以下几方面采取措施。

首先,把对学员的思想教育贯穿于学习的全过程。党校虽开设了多门课程,每一门课也各有不同的内容,但就思想教育来说,是蕴含于每一门课程之中的。这一点,从刘少奇自己讲课的内容中就可以看出来,无论是讲党建,还是讲哲学、讲统一战线,都离不开用马列主义、党的路线方针去教育说服学员。这跟刘少奇一贯强调要着重于从思想上建党的主张是一致的。

其次,注重于理论联系实际。研究理论不是为了研究而研究,而是为了说明和解决实际问题。为了有更多的时间了解学员的思想和学习状况,刘少奇干脆搬进了党校。他和学员们同吃、同住在老百姓家里,前后达三四个月。据当时担任华中局党校教育长的温仰春回忆:“刘少奇每夜都把彭康(副校长)、傅秋涛(总队长)以及我们这些工作人员召去汇报讨论情况,根据情况,再作补充报告和问题解答。夜晚,菜油灯光若明若暗,而少奇的脸上却是神采奕奕,他不时把汇报的情况记在本子上,又不时地微微抬起头来以商榷的口气说些极为精辟的见解。”

最后,狠抓教和学两方面的积极性。在华中党校学习的人员职务有高有低,文化水平也参差不齐,既有文化层次较高的知识分子干部,也有读写困难的工农干部。而在党校任教的有孙冶方、钱俊瑞、吕振羽等知名学者。要让这些年龄大小、文化水平、职务高低各不相同的学员和教员在一起学习好的确不易。根据这种情况,刘少奇提出,有职务的要摆正身份,有文化的要放下架子,要互相学习,共同提高;学员要虚心请教,教员也要和大家打成一片。如此,学员和教员们普遍感到受益匪浅。

“刘少奇在华中党校期间的报告,后来成了我们党,特别是新四军的重要历史文献。”陈宗彪对记者介绍,华中党校为华中抗战、为中国革命写下了光辉篇章,华中局党校求真务实、艰苦奋斗,以简陋设施办出高质量培训班的办学实践,对于我们做好新时代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也具有重要意义。